2020年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
发表时间:2020-07-24 16:55

 

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树立执法权威,全面打造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的《2020年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兼顾,积极组织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执法大练兵,优化执法方式,把握综合执法工作新特点,适应新要求,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凝心聚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一)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大练兵活动的组织领导,市生态环境局成立运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领导组。

 长:刘景锋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副组长:李宝珠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

孙立宏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

 员:钟文保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负责人

朱临兵  市生态环境局政策法规科科长

董向阳  市环境信息中心主任

邵高波  市环保宣教中心主任

王恩伟  市环境监控中心负责人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由钟文保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分工

1.市大练兵领导组办公室负责全市练兵整体谋划、活动实施、信息调度、统筹协调及工作督办等事宜。

2.市局政策法规科负责案卷评查和处罚案件上传工作,规范全市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做好相关制度合法性的审核。

3.市环境监控中心负责全市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评审要求。

4.市环境信息中心负责在市局门户网站开通“大练兵活动宣传专栏”,并做好技术维护和管理,确保正常运行。

5.市环保宣教中心负责对“大练兵活动宣传专栏”信息及时汇总、梳理,通过市局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并向市级以上媒体积极推送大练兵稿件。对各分局报送的“典型案例”“典型做法”予以宣传报道。

三、练兵原则

(一)坚持党建统领。坚持把党建工作贯穿大练兵活动始终,以党建提升执法能力,以党建改进工作作风,以党建强化责任担当。通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全年、全员、全过程大练兵的热潮,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二)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日常执法与强化监督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提升能力和加强保障相结合,以全市开展的“黄河(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攻坚行动”“决战决胜蓝天保卫战”等重大执法行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执法软件与硬件能力建设,既要加强队伍素质和机构制度建设,也要完善执法装备等硬件建设;统筹个人与团体能力建设,既要培养能力突出的执法尖兵,也要全面提升队伍的整体执法能力;统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既要营造比赛竞争的氛围,也要打造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练兵范围

(一)全年大练兵。各分局要将大练兵活动贯穿于全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抓好落实,确保大练兵各项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二)全员大练兵。各分局全体执法人员纳入大练兵范围,特别是执法机构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参加,积极发挥表率作用。

(三)全过程大练兵。各分局要结合日常执法工作或专项执法行动,通过规范开展现场监督检查、案件处理处罚、重大案件移交移送等加强执法能力建设;通过规范执法行为、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企业守法服务等持续优化执法方式;通过加强执法信息化、非现场监管执法、执法稽查等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五、练兵内容

(一)加强作风建设,勇于担当作为。守初心、担使命,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积极转变执法思维,坚持执法与普法、检查与帮扶相结合,让环境执法从以往被动调查处理,逐步转为提前介入服务,以设立“企业环保服务日”为牵引,指导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从而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强化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责任担当。坚决抵制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通过自查整改、执法稽查、问题通报等形式,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滥作为的问题,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优化执法方式,助力精准执法。适应执法工作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全面推进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使用,实现执法全员信息化、全业务信息化和全流程信息化。充分运用“互联网+监管”,依托热点网格、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强化非现场监管。科学应用高科技执法手段,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飞检等破解查处执法难题。积极推进企业主动守法,通过优化“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机制、开展联合培训等方式增强企业自觉守法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规范执法。以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规范和精简执法事项,制定发布执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落实执法人员考核奖惩、人身安全保障、尽职照单免责和失职照单问责制度,加快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规则和基准,建立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努力实现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和管理制度化。

(四)夯实执法基础,确保依法执法。以生态环境部“首届网络知识竞赛”为抓手,引导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生态环境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监管执法相关规章制度。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案卷评查、执法稽查,采用专题研讨、案例评析、现场比武等方式,加强执法岗位培训和实战交流,提升现场检查、调查取证、法律适用、程序遵守能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

、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6月底前)。市生态环境局于6月底前召开大练兵动员部署会。各分局要认真总结2019年大练兵工作经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大练兵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大练兵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动员部署,并将动员部署情况、实施方案和联络员名单于7月5日前报送市生态环境局。

(二)活动实施阶段(2020年7月-10月中旬)。市生态环境局拟于7月下旬组织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各分局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大练兵活动,积极营造“学业务技能、当岗位标兵、打赢攻坚战”的大练兵氛围。6月底前,实现省、市、县三级移动执法系统全覆盖、全联通、全数据录入,按要求落实污染源自动监控执法应用;7月开始,每月报送大练兵活动信息和执法工作动态,每半个月报送不少于1篇的典型案例、不少于1篇的制度创新与执法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10月中旬前,将大练兵总结报告、先进集体和个人候选名单报送市生态环境局。

(三)总结评审阶段(2020年10月下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执法业务骨干按照大练兵评分细则对各分局大练兵活动成绩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3个县级生态环境分局和6名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参加全省大练兵先进评比。

七、工作要求

(一)精心部署,全面动员。各分局要高度重视大练兵活动,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落细责任。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以上率下、以老带新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执法人员大练兵积极性,打造齐抓共管、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学用结合,务求实效。各分局要丰富练兵方式,在大练兵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学习,通过法治讲座、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等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提升执法人员的理论素养,也要注重学以致用,借助重大执法行动引导执法人员积极投身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做到以学促练,以练促学,形成良性循环。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分局要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做好大练兵活动宣传报道;采用视频短片、微电影、动画、漫画等新颖形式发布大练兵动态,特别是要加强对典型案例、典型做法的宣传,树立执法为民典范。同时,积极向省、市大练兵活动宣传专栏、《中国环境报》和中国环境APP投稿,及时宣传本地大练兵活动进展和动态。

(四)规范公开,强化报送。各分局要按规定依法、规范、及时公开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双随机、一公开”开展情况、行政处罚案件等生态环境执法信息;指定专人负责执法信息的填报工作,严格按要求的时限、格式、内容等报送信息,特别是要及时、规范报送典型案例和制度创新与服务方面的经验做法。